碎片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姓氏及名字

回族姓氏来源及分类总结

时间:2023-11-10 11:08:01    浏览:11

回族是一个多民族成分融合而形成的名族共同体,其姓氏通常由本人名、父名、祖父名、族名、地名、部落名等构成,并且主要使用汉语。那么,回族姓氏的来源是什么呢?这期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回族姓氏与汉族姓氏相比较,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追溯回族姓氏的来历却有其独特的特点。在语音变化上,回族姓氏有很大一部分源自其先民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的译音,而非取自汉姓。此外,回族有很多姓氏虽然同姓但不同源;同一姓氏在不同家族中的来源可能不同,甚至可能是异姓但同源;回族姓氏同音的多,但同音不同字。相较于汉族,回族姓氏较少但种类繁多,包括许多古老的汉姓回族以及一些罕见的生僻回族姓氏,而汉族则没有这些姓氏。这些特点显示出回族姓氏内容丰富、出处具体、自然有趣,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体现了回族的传统。回族姓氏具有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和民族学的价值,将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融为一体,让人赏心悦目。

在元代,回回人的宗教信仰被称为"语",意为宗教信仰。回回人是元代一个特殊的民族群体,他们中许多人姓氏带"丁"。同时,波斯人的姓氏通常以"沙"开头,这在波斯语中表示"王",这也是元代回回人的一种常见姓氏。如今,这些姓氏如"丁"、"沙"等已经成为回族的主要姓氏。

另外一种情况是,有些人选择从自己姓氏中选取一个字作为自己的新姓氏。例如,元代有一位回回人名叫伯笃鲁丁,他的汉语名字是鲁至道,他的姓氏"鲁"就是从他姓氏中的一个字转化而来。然而,他的后代并没有继承这个姓氏,而是选择了去掉"鲁"字旁边的部分,留下"白"字作为新的姓氏。在今天的广西桂林和马平县,"白"姓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家族历史为基础获得姓氏。在古代,人们的姓氏通常是根据他们的婚姻状况来区分的,但是随着回族群体的形成,他们基本上实行族内婚,不同辈分之间的婚姻是可以通婚的。因此,回族有许多大家族,虽然他们的姓氏可能不同,但他们之间的亲戚关系非常密切,有着许多共同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亲缘体系。比如,元代的赛典赤·瞻思丁家族在传播了很多个姓氏。此外,回族中也有一些单字姓的大族。

另外,有些人是因为国家的姓氏或者皇帝的赐姓而获得了新的姓氏。一般来说,国姓指的是皇帝的姓氏,例如唐朝的李、宋朝的赵、明朝的朱等。在这些朝代,回族人也有一些拥有这些国姓的人。

最后,还有一些人是通过皇帝的赐姓而获得了新的姓氏。历史上,所有皇帝都喜欢赐姓给那些对他们有所贡献的人。回族中有许多著名的人物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例如郑和,他原本的名字是马和,因为皇帝赐姓郑而成为了回族的一员。今天,江苏省六合县的达姓,其祖先是波斯人姆巴拉沙,他在元初进入时得到了皇帝的赐姓。

在中原地区,因军功赐予蒙古姓达布台(其第三世),最初居住在浙江,后来迁移至江苏镇江,元代时期搬迁至六合县。达布台的子孙后代世代繁衍生息。现代著名的阿訇达浦生就是达布台的后代。公元1295年,西域回回人纳速喇丁在松江镇守期间创建了上海地区的第一座清真寺——真教寺,并在寺庙内部建立了“回回坟”。西域的穆斯林以清真寺为中心定居于此。松江纳速喇丁的后裔在明朝以后被赐姓唐,并获得清真寺的建设。河南开封的回回梁家,据家谱记载,他们的祖先在北宋神宗熙宁年间自西域而来,成为金疙赐科的御医,皇帝赐予他们始祖姓梁名柱。

由于官职、教职以及民族的因素,一些人获得了特定的姓氏。元代的大臣回回人廉希宪(有人认为他是蒙古族,也有人认为是维吾尔族)出生于一个担任廉使之职的父亲布鲁海穿的家庭,因此他以官职为姓氏。火者是波斯语,意为显着或富有,作为对穆罕默德后裔或学者的尊称,回族中的火姓或许源于此。回回哈姓与元代对官员的称呼——哈有关。答姓和尕姓则与回回教的职称“答失蛮”和“尕最”(明清时期的宗教法官)相关联。迭姓回回在元明时期有很多,例如明代正德年间,泉州回教人士迭元高等人募集资金修复清真寺。迭里弥实是波斯语中苦行者的意思,迭姓回回或许与此有关。回姓是回族中最显著的姓氏之一,可能直接源于回回民族本身,现今华北、东北等地的回姓回族人数众多。

有些人因为避难或者避免某种禁忌而得到了姓氏,或者改变了原有的姓氏。清朝同治年间,河南光州人赛典赤·瞻思丁为了躲避战乱,迁徙到了山东青州。他原本的名字是赛典赤,但为了避免麻烦,他选择了改变自己的名字,成为了赛典赤·瞻思丁。他的后代也沿用了这个名字。

回族在后,遭遇了灭顶之灾。他们为了反抗清朝,以明朝为姓,抗议清的屠杀政策。现今,宁夏固原的明家庄以及云南的明姓都是大姓。自元朝以来,明朝的统治者为了报复泉州蒲寿庚侵宋降元的罪行,杀死了回回族的蒲姓,导致泉州蒲姓四散逃亡,纷纷改姓为卜、杨、吴等。因此,今日泉州的蒲姓非常稀少。据安徽《童氏家谱》记载,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仝朝臣参加州武举考试。仝姓原本是童姓。童姓的始祖童小桥是清朝皇太子的御老师,但在教授武术时,不小心误伤皇太子致死,他的全家人因此慌乱地从陕西的府州迁居,并改姓为仝氏。

8、有些杨姓回回是因为地名或数字而得姓。一部分杨姓回回的祖先原居北京羊角市,他们是元代回回人伯颜察尔的后代。明朝初期,他们迁往山东益都,并沿用原来的地名作为姓氏,后来改为杨姓。现代北京的羊姓回回仍然存在;回族中还有一些人是因数字而得姓的,例如明代北京牛街礼拜寺的协教(海推布)是由回回人八光祚、八继德父子接替担任,他们的名字中的“八”就是由数字而来。

9、有些回回人是因皇帝的御批而改变姓名的。明代的回回人茂,现在生活在湖北公安,他是天顺年间的进士。当时,明英宗朱祁镇不知道他的姓名,觉得这个名字很拗口。他向内阁大臣李贤询问,李贤回答说这个姓的发音与陕相同,于是英宗皇帝就下令将他改为陕。如今,西北地区的陕姓回回很多,湖北省也有。根据安徽省《王氏家谱》的记载,王诊的始祖王玍科甲(玍音ga),是回回人,他从唐朝开始居住在山西太原。

以国名为氏。唐宋元时,从中亚一带迁来许多人士,如米姓出自西域米国(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一带);安姓出自安息(今西亚伊朗高原东北部);石姓来自西域石国(今撒马尔罕一带)。米、安、石姓进入后,有一部分融入回族,现今西北一带仍可见其后裔。

关于姓氏的起源,王姓则源于唐王对姓氏的赐予。当时,唐王听闻玍姓的王家因不满而产生矛盾,于是改赐王姓。自那时起,王姓便成为王家的堂名。明咸化年间(公元1487年前),王珍一家由山西太原迁至安徽。

猜你喜欢
热搜美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