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面对困境,中国风电企业如何迎难而上?

时间:2023-12-04 03:40:01    浏览:13

在我国新能源领域,光伏企业正享受着丰厚的利润,而作为新能源主力军的风电企业却陷入了一场盈利下滑的困境。自2021年以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的增速开始放缓,与此同时,风机价格也在不断下降,这使得风电整机商的净利润大幅下滑。尽管我国风电企业的研发投入在增加,但其海外市场仍面临许多挑战。因此,如何调整发展战略,提高竞争力,成为了各大风电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与光伏企业赚得盆满钵满相反,同为新能源主力的风电企业陷入了盈利下滑的困境。2023年前三季度,金风科技(002202.SZ)、明阳智能(601615.SH)、运达股份(300772.SZ)、电气风电(688660.SH)和三一重能(688349.SH)五大风电整机商净利润全面下滑,一家公司甚至出现了亏损。风电整机商业绩下滑从2021年就开始了。领头羊金风科技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营收下降;2022年开始,该司净利润也出现下滑,当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36.1%。这主要是风电装机增速滑坡和整机商打价格战两大原因导致的。2021、2022两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分别下降33.6%和21%。同期,风机售价不断下降,目前中标价格不到两年前的一半。欧美风电整机商的日子更难过。由于供应链紧张和通胀导致的成本上涨,以及质量问题,欧美风电巨头普遍出现亏损。

我国风电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在海外市场的份额仅占两成左右。当前,海外风电市场的毛利率是我国风电市场的三至四倍,相较于欧美同行,我国风电企业在成本和技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并正在积极寻求海外发展。然而,海外市场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许多国家正酝酿实施供应链本土化政策和设立贸易壁垒。

自2020年以来,随着我国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补贴的相继取消,风电企业的盈利开始下滑。202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历史最高点:71.67吉瓦(GW);而2021年和2022年则分别降至47.57 GW和37.63 GW。此外,风电整机制造商们也展开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据统计,我国陆上风机平均招标价格在2021年1月为每千瓦3,100元人民币,到2022年12月已降至约每千瓦1,500元人民币;海上风机价格也从约每千瓦7,000元人民币降至目前的约每千瓦3,500元人民币。这些降价并非由于风电行业的成本降低,而是整机制造商利润空间的压缩。

在2022年净利润已经下滑的情况下,2023年前三季度,我国风电整机制造商的盈利水平进一步下滑: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能的净利润分别下降了46.7%、65.6%、45.4%和1.21%。

在业内看来,风机价格似乎已无继续下跌的空间。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告诉《财经十一人》,价格战已持续两年多,他预计风电机业将会更加关注产品质量的提升,同时价格也将逐步趋向稳定。风能协会预测,到2023年,全国风电将新增装机70-80GW,几乎相当于2022年的两倍。而2024年和2025年的新增装机预计将分别增长至75-85GW和80-90GW。全球风电装机的增速这两年来也出现下滑,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数据,在全球前十大整机制造商中,我国企业占据六席,而欧美企业则占据四席。2022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85.7GW,较2021年下降15%。其中,陆上风电装机76.6GW,同比下降9%;海上风电装机9.1GW,同比下降46%。

相比之下,欧美风电企业的状况要糟糕得多。欧洲最大风电整机制造商维斯塔斯在2021年净利润下降了38.53%,并在2022年亏损15.72亿欧元,毛利率也从10%降至0.8%。同样在欧洲的另一大风机巨头西门子歌美飒,其业绩在2020财年至2022财年间分别亏损9.18亿欧元、6.27亿欧元和9.4亿欧元。由于风机质量问题,该公司可能将损失数十亿欧元。

此外,美国最大的风机制造商——通用电气公司(GE)最近宣布,由于海上风电行业成本持续上升,公司海上风电业务在最近的财政年度中的损失已达10亿美元。2022年,GE的可再生能源业务亏损了22亿美元,其中陆上风电是GE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业务。

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风电研究主管奥利弗·梅特卡夫在2023年北京风能展上指出,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大多数欧洲整机制造商都在亏损。在美国,一半的海上风电项目正在重新谈判或考虑取消项目合同。

另一方面,我国的风电企业需要走向世界。全球风电供应链主要由我国和欧洲掌控。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球风电主机制造产能达到163GW,我国占比达60%,远高于欧洲的30%。紧随其后的是美国(18%)、印度(7%)和巴西(5%)。预计到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产能将达到16GW,而其他国家的海上风电产能预计为11.4GW,主要分布在欧洲国家。

尽管我国的风电产能已经超过国内需求,但在欧洲等地区,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对风电的需求得到了大力提振,然而当地的风电产能却没有相应增长。全球风能理事会战略总监赵锋表示,由于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壁垒,全球风电制造业的供应链可能会中断。预计到2026年,除了我国之外,全球的风电供应都将出现短缺。

我国风电企业在成本和技术方面的优势,使其从追赶者转变为领导者,为走出国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风电制造业的成本在全球范围内最低。田庆军指出,相较于国际风电市场的毛利率普遍较高,一些区域的毛利润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二三十。在海外投标过程中,远景的报价比欧美公司的成本价低20%,这还是在利润率较好的基础上进行的报价。由于欧美风电企业在成本方面已无法与企业进行有效竞争,因此风电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盈利。田庆军强调:“远景绝不会在海外做赔本的买卖。”

在风电企业中,金风科技的海外市场占有率最高。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的统计数据,2022年金风科技超越维斯塔斯,成为风电整机制造商新增吊装容量的榜首。金风科技的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公司海外市场订单在公司全部订单中所占比例达到16.5%。金风科技计划在其海外首个生产制造基地——巴西建立业务。金风科技集团副总裁兼风电产业集团总经理薛乃川在接受《财经十一人》采访时表示,巴西仅是金风科技在海外市场布局中的第一步,其对海外市场的长远规划更为深远。金风科技在国外的拓展并非是将国内的供应链一并带出,而是在当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巴西,风电服务以及零部件供应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当地的客户需求和的电力低碳目标也相当明确。

然而,在长达四十余年的风电产业发展历程中,国际风电巨头如维斯塔斯一直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但随着风电企业的技术水平逐渐赶超并甚至反超国际巨头,这一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近几年来,风电企业加强了技术研发,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以及自有知识产权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以风机机型为例,企业的研发创新水平已经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在制造的风电机中,陆上风机的单机容量最大,而海上风机与国际巨头的技术水平基本一致。尽管风电整机商的盈利正在下滑,但它们的研发投入仍在大幅度增长。例如,金风科技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0.37亿元,同比增长了46.7%。

这些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推动了成本的下降。金风科技的副总裁陈秋华告诉《财经十一人》,该公司的新的风力发电机在控制系统、变压器、齿轮箱和主轴承等关键核心部件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在国产化的过程中,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例如,主轴承实现国产化后,与原来的进口轴承相比,其成本降低了大约50%。

风电企业的成长得益于风电产业链全球化的发展。最初,的风电整机商几乎都是从国外进口零部件,并大量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然而,现在的局面发生了逆转。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数据,企业在风电主机、核心部件和海上风电的配套设备中,都占据了全球的一半以上的产能。在风机原材料方面,的供应链在全球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包括钢板产能占全球的52%,铸件占全球的82%,永磁矿产材料占全球的68%,以及加工后的永磁原材料占全球的94%。

然而,随着风电行业出现了逆全球化的趋势,欧洲正在考虑对风电企业进行反补贴调查,而美国已经出台了一项法案,旨在支持本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本土化。

在2023年的北京风能大会上,100多家风电企业签署了并发布了《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宣言》,该宣言旨在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风电产业链供应链体系。然而,签署这一宣言的海外企业寥寥无几。赵锋指出,为实现《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全球风电产业的总投资需要增加三倍。但据目前的预测,到2026年,除我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的风电产能都将面临不同程度的瓶颈。建设新的产业基地需要时间,我国建立完整的风电产业链仅花费了15年,而巴西则用了10年。此外,美国的补贴政策实施两年后,仍未有一台符合本土化要求的风机投入使用。因此,风电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面对可能出现的全球风电产业贸易壁垒,风电企业已做好准备。田庆军表示,海外市场并非简单的商品销售,而是要与当地供应链、合作伙伴及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例如,远景在印度不仅设有主机厂,还有叶片厂,当地甚至将该公司视为半个本地企业。金风科技在海外市场的战略也类似。薛乃川表示,金风在推进海外市场方面采取了五大本地化策略,包括市场本地化、资本本地化、人才本地化、管理本地化和技术本地化。只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风电企业才能赢得当地客户的信任。

实际上,风电企业通过国产化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在努力减少对全球供应链的依赖。目前,我国风电产业已经实现了百分之百的国产化,包括芯片等关键部件。过去,我国大量依赖进口的巴沙木(风机叶的底材),但现在已有其他材料可以替代。

陈秋华表示,国产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被“卡脖子”,确保公司的安全生存。然而,这并非其最终目标,因为公司与众多欧美企业仍将保持合作。在欧洲进行调研期间,当地企业曾询问他是否可以使用欧洲当地的零部件,陈秋华回应道:“没问题。我们需要融入全球风电产业链中。”

猜你喜欢
热搜美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