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百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百科

远洋地产是否为国有企业?公司发展如何?

时间:2023-11-26 21:58:02    浏览:9

在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大潮中,2010年3月15日创下的地王纪录由远洋地产创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随着国资委要求的央企退市方案期限临近,中远集团在远洋地产的去留问题却仍无定论。尽管中远集团旗下的二级子公司中远香港集团计划在半年内退出其间接持有的远洋地产约8%的股权,但旗下三级子公司中远国际却发布公告澄清尚无相关决定,使得舆论陷入困惑。

远洋地产在此困境中表现出平静,总裁兼董事局主席李明明确表示,远洋地产并非央企,也不是国企,而是一家独立的香港上市公司。同时,他还透露公司正在推出股权奖励计划,用以激励员工和挽留人才。这一切都暗示着远洋地产正在朝着“去国企化”的新格局迈进。在这场“央企撤退楼市”的大戏中,2010年3月15日那场土地盛宴创下一个地王纪录的远洋地产,无疑是最重要的主角。

然而,就在中远国际在远洋地产的去留尚未确定之时,远洋地产已经迎来了新的管理层团队;与此同时,一份股权奖励计划被披露,远洋高管将以信托形式持股——种种迹象表明,远洋地产的“去国企化”已经初显新格局。

没有任何新消息。

中远集团总裁魏家福于3月19日发表声明,称中远集团下属二级子公司中远香港集团计划在半年内退出其间接持有的远洋地产约8%的股权。这一举动一度被认为是首个积极响应国资委要求的央企。然而,该声明随后被中远国际(中远集团的三级子公司)的公告所澄清,称尚无相关决定。这使得舆论陷入沉默。

面对这场风波,远洋地产表现得非常从容。"远洋并非央企,也非国企,而是一家独立的香港上市公司,我们在财务投资者中,有一些国企背景的公司和外商投资机构。"在3月23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远洋地产总裁兼董事会主席李明对此作出回应,并表示会"完全尊重、理解和支持包括中远国际在内的所有财务投资者所做的任何决定"。他还强调,由于公司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市场化公司,因此中远的退出对公司的运营没有任何风险。

李明进一步表示,"自2003年以来,中远集团一直在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逐步减持和退出房地产业务。此次中远集团的领导表态,与以往中远集团在主辅分离、逐步退出房地产业务的经营策略完全一致,并无冲突。"他还幽默地说,"这两天我接到了许多投资者咨询购买我们股票的问题,我都将他们引荐给了中远国际。"

在李明的眼中,远洋地产的股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股权就像是皇帝的女儿一样,不需要担心嫁不出去。"

""。而中远集团所属的三级子公司、持有远洋地产16.85%股权的中远国际,是否愿意放弃这个诱人的机会呢?

就在远洋地产发布业绩的第二天,中远国际也举行了业绩发布会: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中远国际净利润为8.44亿港元,同比增长71.8%。其中,联营公司远洋地产为公司贡献了约6亿港元的利润,占公司整体利润近七成。然而,中远国际的主要航运服务业务收入却下降了45%,至11.09亿港元。

“老船长”掌控着“新舰队”

中远的去留问题尚未确定,远洋地产于3月22日发布的一份人事变动公告,使得形势更加复杂。

根据公告,远洋地产董事会主席及非执行董事李建红辞职,原远洋地产行政总裁李明接任董事会主席职位,而中远国际董事总经理王晓东接替李建红的非执行董事职位。

担任中远(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及中远国际非执行董事的李建红,一直被视为中远集团在远洋地产的代表。此次辞职引发了许多猜测,业内普遍认为这是中远集团与远洋地产划清界限的举措。

对于这一情况,董事长李明在3月23日的业绩发布会上多次强调,此次人事变动是董事会每年正常的人事调整,并表示接任李建红董事职位的王晓东,作为中远国际董事总经理,更适合代表中远国际。

此次人事调整与外界猜测无关,纯属时间上的巧合。

至于这个巧合是有意还是无意,外界尚无法证实。然而,事实是,李明才是远洋地产多年的真正“舵手”。自2002年以来,他一手打造了远洋地产品牌,并在3月22日走至前台,开始掌舵新舰队。

1997年,李明被任命为远洋地产负责人。当时,远洋地产的前身为中远房地产开发公司,是中远集团下属的一个负责房地产资产管理的企业,并无经营业务。李明上任半年后,便开始对远洋地产进行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持续改革,并在2000年将其转变为一个经营性企业。

李明曾表示:“我在做的不只是房地产生意,更是在改革一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

自2002年起,李明领导下的远洋地产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资产重组。在他的领导下,远洋地产从13年前的一个“机关单位”发展成为了2009年销售额超过140亿元的优质红筹股。李明预测,到2010年,远洋地产的协议销售额将达到200亿元。

在企业改制初期,李明曾决定砍掉集团在外地的所有房地产业务,仅保留在北京的一隅,并专注于精细管理。尽管后来又陆续进行了扩张。

在上海、广州、大连、天津等地市场取得突破后,李明认为,远洋地产作为上市公司,已经具备了从区域性公司向全国性公司转型的基本条件。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李明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将专注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发二、三线城市,并加大商业物业的开发力度,争取在2-5年内将商业物业占比提高到10%。

同时,远洋地产发布了一份采纳限制性股份奖励计划的公告。从3月22日开始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旨在作为挽留和激励员工的奖励措施。根据公告,远洋地产将采用信托形式,即受托人用远洋地产授出的现金购买最多占公司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3%的股份,并以信托方式代表经过筛选的员工持有,直至这些股份按照计划的规定归属于这些经过筛选的员工为止。

此外,李明对企业改革的关注还体现在激励机制的改革上。在远洋地产上市前,公司制定了一个为期十年的期权计划,计划在十年内拿出总股本的10%用于激励核心团队,首次授予2%,之后根据股东大会批准逐步实施。根据远洋地产的招股说明书,其总股本约为44亿股,按照上市当日股价11港元计算,10%的股权账面价值已经达到40多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上市公司不同,远洋地产的管理层激励机制具有独特之处。在上市前,公司制定了一个10年期权计划,用10年时间拿出总股本的10%来用于激励核心团队,首次授予2%,以后根据股东大会批准逐步实施。

在不久之后,我们已经完成了这项任务。产品上市后,股价表现出色,李明在随后的新产品发布会上轻松地开了个玩笑:“在座的各位高管中,拿到期权最多的人是我,所以我自然希望并坚信这种股价表现能够持续下去。这样,在座的各位高管和核心员工就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我则会得到更大的回报。这句话直接点破了股权激励计划的魅力所在。”

实际上,作为远洋集团的高管,李明早在公司上市之前就开始投资远洋地产了。根据上市时的股权激励计划,在2009年半年报公布时,李明在报告期内的持股比例达到了股本的2.833%,总共持有1.33亿股。据香港媒体报道,目前李明的持股比例约为2.92%,即持有约1.37亿股,市值超过9亿元。

猜你喜欢
热搜美食更多